劉春(1918~2007) 齊莊村人。早在求學期間即參加學生運動,接受馬克思列寧主義,滿懷救國之志。民國24年(1935年),在北平讀書時參加“一二·九”運動。民國26年,加入中國共產黨。翌年初,投身山東抗日武裝。民國32年,任魯南軍區(qū)第3團政委。民國33年8月至民國34年8月,任中共魯南地委書記、第1軍分區(qū)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,畢業(yè)于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第二期。解放戰(zhàn)爭時期,歷任山東野戰(zhàn)軍第8師政治部副主任、主任,華東野戰(zhàn)軍第3縱隊政治部主任,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(zhàn)軍第22軍政治部主任。先后參加魯南、豫東、濟南、淮海、渡江等重大戰(zhàn)役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,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(qū)炮兵副政委、政委。1952年赴朝作戰(zhàn),任中國人民志愿軍炮兵指揮所政委,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勛章?;貒?,歷任南京軍事學院炮兵系主任、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政治部主任。為國家培養(yǎng)優(yōu)秀炮兵人才作出卓越貢獻。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少將軍銜,獲二級獨立自由勛章、一級解放勛章。
1961年,劉春調外交部工作。1962年10月,任中國駐老撾首任大使。1969年任外交部亞洲司司長。時正值毛澤東、周恩來開展乒乓外交,其得以介入高層決策。1971年,劉春以其高超的外交才能和經驗,協(xié)助周恩來作出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第31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的決定,寫下中國乒乓外交史上不朽的一頁。1972年出任中國駐土耳其首任大使。1976年任中國駐坦桑尼亞大使。1978年兼任中國駐塞舌爾首任大使。1980年任中國駐埃及大使。1982年從事培養(yǎng)外交人才工作,任外交學院院長、黨委書記,享受正部級待遇。1988年任中國亞非學會副會長、中東學會會長、中國老撾友協(xié)會長。同年7月,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二級紅星功勛榮譽章。1994年10月離休。 劉春將三十幾載歲月獻給中國的外交事業(yè),尤其為中國同亞非一些國家的友好交往打下堅實基礎,建立起深厚的友誼。為中國外交事業(yè)培養(yǎng)出大量優(yōu)秀人才。劉春是政協(xié)第六、七屆全國委員會委員。
2007年8月17日病逝于北京。